top of page


吃喝玩樂救台灣!
一個文化經濟學的考察
台灣在二次大戰後,
以豐沛的農村勞動力與進口、出口替代政策,
創造了「四小龍」式的高速經濟發展,
一度累積了世界第二高的外匯存底。
上個世紀九○年代,
台灣製造業工廠快速西進,社會內部結構也進入調整和變動,
歷經二十多年的變化,這五年慢慢看出新的軌跡出現,
也就是在既有的集體製造服務的基盤上,
發展出多變與創新的能力。
在這個時代的大格局中,個人的轉變尤其關鍵,
如何活出獨屬於自己的人生,會是整個台灣能否順利轉向的關鍵。
而扭動這個轉軸,並不是去讓自己增加多少種知識與能力,
相反地——我認為是從自身的吃喝玩樂開始,
讓個人與世界的關係在青年與壯年這一階段,
產生由量變到質變的巨大重整⋯⋯。
詹偉雄 | WEI-HSIUNG , CHAN

2024
Vol.1
bottom of page